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想念的味道

我以為,孤獨是安靜的。

然而,即便我關上了門,關上了窗,也還是有許多聲音。在一個人的辦公室裡,遠方的汽機車聲一次又一次呼嘯劃過夜晚,誰家的小孩嗚咽哭泣著,誰家的房門砰地用力關上,誰抽的煙,寂寞地跟隨著冷冽的空氣滲進了房間。

我的電腦播放著鋼琴輕音樂,大多時候,我習慣聽著輕音樂,一邊工作、一邊為每週電台的背景音樂找尋靈感,但今天的鋼琴音樂孤寂地讓我感覺有些寒冷,忍不住想睡。

好想喝些熱熱的、暖暖的哦,忽然,我想起那間森林食堂,想起那天夜晚,也像是今天一樣,突然變冷了,那天和今天巧合地都是穿著愛人的衣服,只是當時穿的是短袖,今天穿的是發熱衣,兩件衣服的顏色近乎一樣,像是月光微微在夜空暈開的深沈藍色。

森林食堂 Chai Tea的香氣和捧在手心的溫暖隨著回憶湧上心頭,好懷念吶,在冷冷的夜,如果能喝一杯暖呼呼的Chai Tea該有多好。

那天從嵐山搭乘JR回到京都市的二条站,愛人滑著手機看了看說:「我們去森林食堂吧。」

踏著悠緩的步伐穿過人車來往的街道,轉進靜謐的住宅區,經過學校的圍牆,還遠遠聽見了像是學校樂隊練習的零落聲響,在無人的街道上,森林食堂和入夜的街燈一樣安靜地亮起暖黃的燈光,不一樣的是,店門口擺放了大大小小的熱帶植栽,為這個靜悄的街區點綴了南國的暖洋生氣。



他拉開玻璃門,向店裡詢問了一番,才知道要六點才會準時開始營業。瞅了眼森林食堂內部的空間,老闆娘正在備料呢。

散步到附近的小公園,久違地坐在鞦韆上盪著時間,五點五十分再走回森林食堂的門口,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

開店後,店內的吧台區很快就近乎坐滿,老闆娘年輕活力地展露親切的微笑,示意我們到吧台後的空間,脫下鞋子,踏上深色木地板,一片濃郁的蓊鬱綠意迎面而來,用自然花紋綴飾的沙發、深色木桌,與繽紛的雜貨、剪紙佈置交織著南洋感的鄉村風情,就像在城市裡藏一座小小森林那樣,讓人驚喜。



老闆娘甜美的笑容讓人印象深刻,忙進忙出的她,遞上菜單,解釋今天只有提供一種餐食,而且只有一種口味的咖哩可以選擇,記得菜單上寫的是雞肉與野菜組合的口味。

「這樣OK嗎?」她用日文問道,我們都點了點頭,也各自點了飲品。當時看著寫滿看不懂的日文菜單,我用嚐鮮的心情點了森林食堂自製Chai Tea,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是Chai Tea,只記得那是個比較便宜的選項,而且又是自製的,應該還不錯吧?

愛人跟我說,門口貼著公告寫著,森林食堂隔天就要因為出遊而長期休店。

「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準備一種口味吧。」我說,忍不住漾起笑容,「我們真的是太幸運了。」

森林食堂是咖哩餐廳,這裡料理的似乎都是印度風味的咖哩。我並不是嗜愛咖哩的人,只有某些時候,會突然有想吃咖哩的心情。森林食堂的咖哩是用五穀雜糧飯作為基底,咖哩很濃郁很好吃,感到特別新鮮的是附有印度咖哩特有的烤餅,搭配著咖哩吃更顯烤餅的鹹味。


曾經旅行印度四個月的他,就像是在品嚐著記憶中的味道,而我則被辣椒醺的頻頻喝水和流鼻水。

當Chai Tea端上來的時候,洋溢著濃濃的香料味,啜了一口,我才驚艷萬分地發覺,原來Chai Tea是印度奶茶。

「好好喝哦!你要不要喝喝看。」

遞給他時,他喝了一口後便點了點頭說,「嗯,好喝。我在印度的時候常喝到的就是這個,Chai Tea。」

濃郁的香料味與甜而豐厚的奶茶搭配起來十足暖胃,盛裝在手工製作的溫潤陶杯上,不論是捧在手心還是放在桌上觀賞都別有風味,杯子的把手是樹的枝幹,杯身從杯底延伸到杯緣像是綠意盎然的小樹,上面還有隻小動物,是小狐狸嗎?還是一隻貍?想著想著,時間也在手心的溫熱裡慢慢流淌。


「你知道嗎?在台灣的話,不會寫Chai Tea,都是寫印度香料奶茶,或是鍋煮香料奶茶哦。」我雙手捧著溫暖的陶杯徐徐說道。

他一手捧著他的黑咖啡取暖,訝異地抬起頭,「聽起來這麼厲害!」

我不禁想起,辦公室樓下的咖啡廳,奶茶雖然不便宜,但記憶中非常好喝,取名更是華麗。

記得樓下那間咖啡廳似乎有類似印度奶茶的飲品,還正想著,手腳就不自覺地動了起來,帶著「好想好好喝一杯奶茶」的心情,刻意不帶電腦,只帶著帆布袋就下樓。

每一次上班經過,通常這間咖啡廳都坐滿了人,這間店算是間名店,許多電影、戲劇或是外拍都會來這裡取景,也算是來自各地觀光客的愛店吧。雖然這麼說,我卻只來過一次,原因很簡單,因為咖啡廳近得就在辦公室的樓下而已,讓人沒有想特別前來的渴望。

大概是因為天冷了,所以偌大寬敞的空間裡,只有我一個客人。拿起menu,怎麼翻都沒有看見之前看到和喜歡的奶茶種類。

猶豫了一番,還是決定點一杯熱奶茶。名字像過往一樣華麗,但也就是一般咖啡廳常見的種類,即便並不是我心繫的那個口味,但我仍然好想喝一杯熱奶茶。

「你們的menu是什麼時候換的呢?」我忍不住問。

「我們常換耶。」看我似乎還有些猶豫,店員接著說,「妳要不要試試看?」

我被說服了。但是當我點的熱奶茶端來時,我就感到後悔了。

說真的,雖然茶味稍淡,但不至於不好喝,讓我失望的是因為看見熱奶茶盛裝在透明的玻璃分享杯中,並另附了一組咖啡杯盤。我忍不住困惑,每將奶茶倒入杯中,每一次接觸到冷冽的空氣,奶茶不是很快就涼了嗎?

不出所料,才十五分鐘,我喝的就已經是冷掉的熱奶茶。店內播放著平時不會聽的流行樂,牆邊的座位緩緩降下似是冷氣的涼意,坐了一陣,便闔上帶來的書,嘆了口氣,這裡的空曠於我似乎太寒冷了,一喝完,我便起身離開。

我想,大概不會再來了吧。

走在路上,呼吸著如同那天晚上的沁涼夜氣,心裡又更想念森林食堂的Chai Tea了。

漫長的回家公車,司機一如往常莽撞地疾駛與急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冷的緣故,這次頭暈的更昏沉,我忍不住閉起眼,再次醒來,像是做了一個長長的夢,有些恍惚地下了車。

天空飄起了雨,往身後的背包一探,才想到我這次雖然記得帶傘出門,卻又忘了帶傘回來。有時候,不是因為想要淋雨,而是不得不吶。我忍不住在心裡想著。

回到家,窩在溫暖的床上,戴上耳機,輕柔的樂聲緩慢響起,鋼琴踏板低沉的延音有些沙沙地,流淌著安靜的空氣,像是在一個冬日的夜晚,獨自坐在火爐前柔軟的地毯上,靜靜地看著火光發晌。

半睡半醒的朦朧中,想起你寬大溫熱的手心,牽著我走回家。

-

照片攝於 2017.10.11 京都

森林食堂 -shinrin syokudo-​

(室內太暗沒調好ISO,照片有些微晃呢)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海潮之聲-當黑夜擁抱陽光(重聽連結)

≋ 海潮之聲 ≋
🎧 當黑夜擁抱陽光(重聽連結)
http://mixlr.com/lets-hear-the-sea/showreel/當黑夜擁抱陽光/

歌單:
告五人 - 披星戴月的想你
Laura Sullivan - Sunrise on Cloud Palace
John Meed - October Wind
言葉の庭 SoundtrackJulie Delpy - A Waltz for a Night
Graham Reynolds (Before Midnight Soundtrack) - The Best Summer of my Life
Paterson Soundtrack - Dark to Light
The Echelon Effect - Tracking Aeroplanes
Moku Maika'i - Scenery
山崎まさよし -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朗讀書籍:
新海誠《言葉之庭》〈第二話〉
李察.林克雷特/ 茱莉.蝶兒/ 伊森.霍克《愛在日落巴黎時》
馬欣《長夜之光:電影擁抱千瘡百孔的心》〈詩,是一種愛的方式—《派特森》的派特森先生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心的表情



「其實妳專注的樣子很好看。」意外在整理照片時,看見在進行採訪工作時被側拍下來的模樣。

我幾乎沒有什麼不笑的照片,只要是面對著鏡頭,我都習慣用笑容迎接,就像是我希望帶給他人的第一印象。

我一直都是一個愛笑的人。更確切地說,我想成為一個愛笑的人。還記得,與愛人剛在一起的時候,他曾對我說,我給人的感覺總是充滿元氣。

其實,我曾經不喜歡不笑時的樣子,總覺得,不笑的時候感到彆扭、不好看,所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習慣掛上笑容。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需要用笑容包裝沒有自信和脆弱的一面;也不記得,是什麼讓我開始害怕不被接受、不被愛?是從小學被同學說閒話的時候開始?還是從國中戴上牙套開始?還是第一次失戀痛苦地感到被世界拋棄的時候?

父親是教官,從小是同學皆知的家管嚴,記得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每天能拿到零用錢十塊,每一次花錢都需要報備,但不許買零食,更不用說常見的鋁箔包等罐裝飲料,每次下課經過人滿為患的福利社,小小的手裡總會握著錢幣擠進人群中走一回,心裡好想要買美少女戰士的夢幻貼紙,手心裡的錢幣總被我緊握到濕濕熱熱的,無論走幾回、掙扎幾次都不膩似的,但因為怕挨罵就是遲遲不敢買下來。走出有著麵包香氣的地下室,就會看到那時在班上叱吒風雲的女同學,手上不是拿著一包好似永遠吃不完的餅乾,或是率性地叼著吸管,周邊總是爭相圍繞著一群同學,小小年紀的我,也不會多想些什麼,只是單純欽羨著能夠融入團體中的人,羨慕著他們能輕易擁有的東西。

我也自然而然地為自己找尋出路,像是名列前茅的成績,或是與男孩一塊玩耍,我不知道該如何和女同學們相處,只知道和男孩一起玩,只需要可以追逐、奔跑的空地,很容易就能在笑聲中滿足,很輕易,就能擁有天空。

不過,就像許多人經歷過的成長歷程吧,總會擔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不知該如何展現自己;笑容,似乎是讓人易感親近的表達,所以我常笑,開心的時候大笑、困窘的時候也笑、不知所措的時候傻笑,然而不知所措的情況有很多種,有時當難過地感到不知所措時,也下意識地笑,好像笑著笑著,就能化解我不知該如何是好的一切。

直到高中,一次與好友深入地談心時,她的一句話——「我總感覺妳的心裡有一道牆。」我才驚覺,原來我是這麽害怕讓人看見自己的不完美,連笑容,也是一種過度的自我保護。我只是一昧付出,以為只要掏心盡力,我就擁有幸福,也許,當時的我也不全然知道什麼是幸福。我只是害怕,害怕我所珍視的一切會失去;害怕結果和自己期待的不一樣;害怕我的真實不是別人希望的模樣。

學習不再向外討愛的歷程,就像毛毛蟲等待著蛹褪變成蝶,從有意識地去覺知生活開始,漸漸能向身邊的人說不,不再是永遠的好好小姐,不再一昧向外尋求價值,同時向內探知自己,直到現在,我仍然在路上,生活無時無刻都像是一面鏡子,映照著自我的真實以及嚮往。

我仍然愛笑,但笑容不再像是面具,笑容,也能夠有很多情感、很多種表達,至少在每一個當下,都是發自內心的真實展現。

想起離開日本的那一天,在京都車站與愛人分別時,我在JR入口的閘門前躊躇著,知道該走了,但雙腳仍緊黏離他一步之近的身旁。

「不要一直笑嘛。」看著我在身邊晃蕩著時間,他忍不住說;望了望我眼裡隨時都將要滿出來溢的情感,不知道是了然於心還是無力招架地說,「好啦我知道妳就會這樣傻笑。」

其實就只是捨不得,也並不是想哭,只是無論幾次都不習慣離別,就像我從不習慣在他人面前掉淚。

不習慣讓別人知道我不開心,所以只在自己獨處的時候哭泣。每當面對突如其來的痛苦,錯愕地不知道該如何反應時,我仍習慣笑,笑裡是困惑、是痛苦、是難過,因為當下腦海被情緒壅塞而無法辨識究竟問題出在哪裡,於是我總先忍,忍到錯過了溝通的時機、忘記了前因後果,沒有出口的情緒只能回到自己,於是只能責怪自己。

如今回想起來,高中時常窒息般嚴重胸悶,不知道是不是下意識地隱忍太多情緒?

曾在《再說一個秘密》這本書裡閱讀到這樣一段話——「什麼是堅強呢?堅強是複數的忍耐,未來式的溫柔,被動態的勇敢。堅強是敏銳易感,有時害羞,隨波逐流,善良的生著悶氣,很少傾力反擊,總是看望著遙遠的地方,心事緩慢,絕不輕易改變自己的信仰。」

林達陽的文字像是說出了心底的秘密,直到這幾年,我才深刻體會,真正的堅強是袒露自身的脆弱,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緩緩地,向世界展露嬌柔的內裏,那是一種如此無畏勇敢的展現,每一株綻放的花,都像是在伸手擁抱天空那般,敞開最脆弱、最柔軟也最美麗的姿態。

獨自一人來到台北生活後,我開始慢慢嘗試、慢慢練習說出感受,漸漸地,我不再胸悶、不再害怕孤獨。「沒關係、沒關係的。」那些溫柔的人們用話語擁抱著我,我也開始去傾聽、去接受自己內心的感受。

「沒關係,」好幾次面對視訊的鏡頭,手無足措地擦拭著眼淚,愛人也總說,「哭出來是好的。」

每次波濤翻騰的情感平息後,他平和的雙眼總像是黑暗席捲過後的大地,深邃沉靜,而我總在暗夜無聲離去後,才看見土壤上的嫩芽,原來靜靜閃動著生命的光亮。

在京都生活的那段日子裡,一天,我們一起去面交即將搬離日本的臉友留下來的過冬物品。

那一天氣溫驟降,穿著外套和套上他的發熱衣出門,為了省錢,捨棄了舒適的計程車和離家相隔幾站之遙的地鐵,他拎著用塑膠袋湊合著裝起的床墊、我拎著一袋羽絨被和一袋毛毯,在穿越京都御所的路上,走著走著,身體也暖活了起來。

「走一走覺得好溫暖哦。」感受到隨路程與重量等比發熱的體溫逐漸上升,我忍不住說。

他忽地放下床墊,呼了口氣,重新調整拿取的姿勢再次上路,他說:「妳說話實在太客氣了。」

我愣了愣,看著他微微紅起的臉頰,才會意過來:「啊,你覺得很熱是嗎?」

「嗯啊,妳講話都太溫柔了。」他的口吻裡有種曖昧不明的抱怨感,正想回些什麼,他又說,「像之前,妳說過妳情緒很滿。」

「嗯?」

「那個時候妳的情緒很滿是很難過的意思。」

「哦?」我歪了歪頭回想一下,像是解釋般地回憶道,「嗯,難過的時候的確會這麽說,一時之間心裏很多感受很五味雜陳,好像要滿出來一樣,難以說明,所以就會說情緒很滿。」

「可是妳之前說妳很愛我的時候,也是說妳的情緒很滿。」

「誒!真的嗎?」我訝異地漲紅了臉,霎時忘記早在手上壓出幾道紅痕的重量,「我有這樣說過嗎?」

「有啊,所以那時候妳很難過,妳又說妳情緒很滿,我就很難分辨。」他平鋪直敘地說著,潛台詞更像是妳好難搞哦,讓我哭笑不得。

「嗯⋯⋯」的確,我有可能會這樣說,「我都不記得了呢。」

「所以——」他一邊說一邊調整姿勢,好似怎麼拿都綁手般,加快了腳步,「我只好不變應萬變。」

「嗯?」我困惑地追上他的腳步,想看看他話語裡的表情。

「就是不論妳是怎麼樣,我都接受。」

我噗哧地笑出聲來,「聽起來很辛苦?」

忘了他接下來回覆我什麼,或是也沒再說些什麼,只記得我不再追著他的腳步,抬起頭看著兩側樹林守望的澄淨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沁涼的空氣,髮際和後背微微滲汗,距離回到家似乎還有一半的路程,雖然疲憊,但想著有他相伴,再累,也值得。

記得後來,他不時調侃地說著,「我現在情緒好滿哦。」

我們都笑了,連話裡都滿是笑意,清亮的笑聲像晴朗無雲的夜空,一來一往的語句像是星星盈盈閃動,隨著每一次伴隨笑意的話語,花亮亮地灑落心底。

回來以後,我的生活裡仍然充滿他的一切。我如常專注地生活,全然地感受,想起他時,就呼吸著想念的空氣。

有一種想念不一定要訴說,而是感受著內心滿溢的情感,漲潮般一波一波湧上心頭,我總覺得,真正的想念並不會痛苦,讓人痛苦的不是想念而是失去,想念是一種愛,被愛充滿的感覺,就像是夜晚每天承接著日落,很溫柔、很溫暖。

也許,所有的感受,無論是快樂、悲傷,還是那些無以名狀的情緒,都只是渴望一個出口,而不是一個答案;直到不再向外索求愛,直到自己全然接受自己的真實,內心的波瀾才終於有了歸宿。最終的港灣不是在誰的臂彎裡,而是在自己的心裏。

我知道,在我朝著底心的渴望前進時,他也正在遠方專注地生活。即便會有感到孤單、疲憊的時候,即便他所經歷的我並不一定知道;我所感受的他並不一定了解,但這就是愛呀,無論相隔多遠,我們已經住進彼此的生活。




-

photo by Minchelle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張豫《過冬》(預購)



我一直記得第一次收到給孤獨者書店寄來的包裹的那一天。那一天,是2016年12月31日,那是一個離開溼溼冷冷的台北、暫停忙碌的日子,午後,一路跟著陽光回到了溫暖的南方。

回到家,家人順道說了一聲,有妳的包裹,我才想起幾週前,因為聽了書店的愛的自由黨廣播而向店主張豫訂購了書籍。

那一集的廣播是〈保持平衡〉,記得當時剛結束上一段感情不久,再次將自己投入工作和夢想裡,重拾生活的步調和重心;那段日子,每週都是聽廣播的重聽連結,唯那一集,是我第一次跟上書店廣播每週二晚上online的時間。

「⋯⋯謝謝這段日子裡的相伴,我們在生命裡度過了一段小小的浪漫假期,如果可以,我希望只記住你快樂的表情,那些快樂,還有從心裡曾經感受過得暖和,與時時刻刻,都是真的。」記得當時收聽到張豫朗讀這一段話,聽著聽著,就快要落下眼淚,我忍不住,一邊聽,一邊將心底的想念寫了下來,好像也就此將那一段感情安放在文字裡,任音樂和時間安靜地撫平內心湧起的海浪。

爾後詢問張豫,我才知道這段文字不是出自任何一本書,而是來自於他寫給之前情人的信。這就是他的文字,平易近人地道出生活,輕輕地說出每一個人的心底話,因為深刻愛過,所以動人。

當時我預訂的是惠特曼的《草葉集》,購買時就知道這是一本出版已久的二手書,對於書況早在下訂時就有心理準備,沒想到拆開包裹,書本細膩地包著暖灰色的書衣,手工紙般的質地像是老房子的斑斑牆面,僅僅是撫觸著書衣就感到格外安心,翻開書本,內頁附著燙上黑字與紅線的精緻書籤,印著黑白模糊的畫面恍若映照心底的風景,像是在對每一位孤獨者無聲說話,翻了翻書頁,沒想書底,竟然還挾帶了一封信。

這封信我讀過許多次,今天早上出門前,我帶上了《草葉集》在公車上閱讀,又再看了一次挾在書裡的信。每一次讀信,我都會訝異,當時這樣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向我寫下的字句卻絲毫讓我不感陌生,不只是因為我和他一樣是高雄人,更不只是因為我和他年齡相近,並且夢想著開一間書店。

信裡寫到他曾經在台北生活的那段日子,時常因為天氣變幻而不堪負荷地鼻子過敏,今天早上的天氣,仿若信中的回憶,濕冷地下著雨,而我正坐在公車末端,用衛生紙搓揉著過敏將近一週都還未起色的紅鼻子。

張豫在信裡也提及奧修,他是我一直以來都景仰的靈性與哲學老師,私底下我更喜歡稱呼他奧修爺爺。

「現在已經是停止積極尋找答案的時候了,完全將你自己掏空,變得對整個存在只有接受性,只要放鬆、等待、好好享受。」

如今再一次閱讀張豫在信中引自奧修爺爺的話語,讓我不禁聯想,張豫的手寫信,就像是解憂雜貨店的老闆一樣,溫熱了無數人的心,為每一位孤獨者的暗夜燃起溫暖的火光。

張豫在年底要出書了,他要出的這一本書叫做《過冬》。我想起他的廣播、他的文字也曾陪伴我度過心底的冬天,直到如今,他的好友成為了我的愛人、伴侶,我們也因此而相識。

相信這一本書也會在每一個人的冬天,帶給他們溫暖,就像他曾經帶給我的溫暖那般,陪伴每一位孤獨者度過冬天。

也讓這本書,陪伴你/妳過冬吧。

預購表單連結:https://goo.gl/uzM4D4

圖片截自《過冬》介紹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anathapindikabooks/photos/a.459042924254722.1073741828.452852564873758/901657583326585/?type=3&theater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海潮之聲-順著流走(重聽連結)

≋ 海潮之聲 ≋
🎧 順著流走(重聽連結)
http://mixlr.com/lets-hear-the-sea/showreel/順著流走/

歌單:
程璧 - 我的心是滿的
Elizabeth Naccarato - Stone Cottage
王菲 - 流年
Akira Kosemura - You
Aquilo
 - So Close to Magic
Damien Rice - The Blowers Daughter
Yutaka Hirasaka - Eau
Ludovico Einaudi - I Giorni
Haruka Nakamura - 音楽のある風景
陳珊妮 - 美好人生
Moku Maika'i - Scenery
門脇麦 -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

朗讀書籍:
胡晴舫《無名者》〈話已到了唇邊〉
小川系《山茶花文具店》〈秋〉
楚影《把各自的哀愁都留下》〈就像這首詩〉、〈希望告訴你的〉



他鄉遇故知

中午來到家裡附近的小吃店安靜地吃著餛飩湯麵,忽然聽見日語,一抬起頭,一位頭髮灰白、梳起髮髻的老太太僂身站在我面前,字句清晰但又輕聲地向我說著一連串日文。

我訝異地睜大雙眼聽她說完,可是僅聽懂她說日本什麼的,我帶著歉意微笑道:「抱歉,我聽不太懂,我不是日本人。」

「啊,妳不是日本人阿。」老太太的驚訝似乎不亞於我,帶點失望的語氣轉換成中文,「妳長得好像日本人,日本女孩就像長得像樣妳這樣。」

說著說著,又指了指我的帆布袋——「而且看見妳背這個。看到妳的樣子和這個袋子,我就想說妳是日本人。」

「阿,這個是我很喜歡的樂團的袋子。」我笑著解釋,那是羊毛與千葉花的帆布袋,想說只是出門吃個中餐,就只放了手機和錢包之類的隨身物品。

老太太不知道有沒有聽懂我的意思,先是用日文說「Gomen ne」,接著微笑道,「我剛剛是跟妳說,阿,怎麼有一個這麼漂亮的日本小姐坐在這裡。」說著說著,還用日文唸出帆布袋上羊毛與千葉花的名字。

「阿,謝謝妳。」由於我周邊也都坐滿了其它來吃飯的客人,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在日本生活了四十年,現在搬回來了。」老太太突然和我說起她自己的事,「因為Sabishi。」

「因為寂寞啊。」怕我聽不懂,又再用中文說了一次。老太太繼續說,「我先生離開十五年了,只剩我一個人。在台北有房子,所以我就回來了。」

「啊,好長一段時間了呢。」

「是啊,而且女兒也有家庭了。就只剩下我一個人,所以就回來了。但在日本也有房子,可以來來去去。」

本來想說是不是就此打住話題,但看老太太似乎聊得正開心,我於是順勢聊起來,「您是住在日本哪裡呢?」

老太太抹上淡淡口紅的嘴唇笑起,瞇起的雙眼讓臉色好似紅潤了起來,「我住在埼玉縣。」

埼、玉——怕我不知道這個地方,她在白花花的塑膠桌上用手指寫了起來。

「我聽過這個地方哦。」我微笑著說,事後上網查訊才知道原來這個地方是在東京近郊,「其實我也剛從日本回來呢。」

換老太太睜大眼睛看著我,直接脫口用日文說真的嗎?妳去哪裡?

「我去京都。」

「哪裡?」老太太似乎聽不清楚,於是傾身將耳朵靠近我。

「京都,Kyoto。」

她似乎還是聽不太懂,於是我又說,「在大阪旁邊的京都,Kyoto。」

「啊,Kyoto?」老太太終於聽懂了,不過從她嘴裡說出來的Kyoto和我的音節完全不一樣,突然意識到我的發音其實是用羅馬拼音去唸,重音完全不一樣。

「留學?」老太太用日文問。

我搖搖頭,微笑說,「是去旅行喔。」老太太又似乎沒會過意,我連忙說,「是去玩。」

她微笑點點頭,突然皺起眉說:「啊,日本現在很冷吧?」

「對呀,現在開始變冷了,我回來的時候才17、18度。」

「日本真的好冷哦,住這麼久我都還是不習慣。」喚起了過往的回憶,老太太說著說著也忍不住環抱起身子,彷彿現在就身在日本秋日的寒冷般。

「每次很冷的時候,我都會過敏,皮膚會癢。」她喃喃道,然後像是少女說悄悄話般湊近我的耳邊說了一個日文單詞,但我已經記不得老太太是怎麼說的了,只記得她接下來說的話,「在日本,天氣冷的時候過敏是這麼說的哦。」

老太太突然伸出手摸了摸我的臉頰,「哎,真漂亮吶。日本女孩的臉就跟妳一樣瘦瘦尖尖的,就像是我女兒一樣。」面對突然其來的碰觸,我並不感到被冒犯,她愛憐地看著我,眼睛裡滿是想念,我想,也許看見我讓她十分想念她的女兒吧。

「Gomen ne。」老太太時不時會向我說著對不起。
「Daiijoubu。」最後,我微笑地用日文回復她沒關係。

離開前,老太太又再度用日文向我說了一段話,雖然不是很確定完整的意思,但我感受到,她微笑裡的話語是——「要好好照顧自己哦。」

「Hai。」是,我也回以微笑。

走出小吃店時,陽光也跟著走出店外,盈盈照亮巷裡來去的過客,一個房子內的樹上盛開著說不出名字的花朵,在秋陽下輕盈地隨風搖盪。

這一個小小的際遇讓我覺得好親切,想起一千七百六十五公里外的他,想起不到一週前在京都生活的日子,明明如今是回到了故鄉,這位親切的老太太卻讓我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呢。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回來以後

回來以後,也帶著流水般豐沛的想法和感受回來,有好多事情想做,想寫文章、想整理累積無數的照片、想進行一些新的計劃,也想去看電影。

待在京都的那段時間,一些電影還來不及去看就下檔了,又上映了許多想看的電影,像是入圍十項金馬獎的《大佛普拉斯》、《銀翼殺手》睽違35年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數位修復的經典片《穆荷蘭大道》等等,但今天卻去看了一部我本來沒有預期要進電影院看的電影——《解憂雜貨店》。

若不是早在半個月前就答應了L的邀約,這部片大概排不進我的電影清單,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我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經看過原著小說了。

自從看過一些比電影精彩的預告片或是幾乎演完電影的預告片後,我進電影院前就再也不看任何預告片或是影評,當然這部片也不例外。放心,我接下來要說的絕不會劇透(笑)。

雖然沒有閱覽與電影相關的任何資訊,但仍然耳聞這部片的評價兩極,像是沒看過書的人覺得非常好看,但看過書的人覺得比不上原著精彩之類的。

沒有帶著任何期待就進電影院了,意外地掉了比想像還要多很多的眼淚。坐在正中央的位置,在近乎滿座的大螢幕面前,我突然感覺有些赤裸、有些不知所措,於是用圍巾遮住半張臉,羞怯地想藏起止不住的淚水。

一直非常喜歡《解憂雜貨店》這本書,也借過身邊許多朋友,連現在這本書是不是回到我的書架上了我都不是很確定。東野圭吾寫得通常是推理懸疑類的小說,《解憂雜貨店》是難得的溫馨作品,環環相扣的情節保有懸疑的節奏,是那種會讓人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完的書。我只深刻記得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動和喜愛,但我早就將書裡的所有情節還給了時間,徹底忘了所有內容。因此看著電影,就好像閱讀一本從未看過的新書一樣,只有在看到忍不住掉淚時,才想起我曾經在看書看到這段情節時,也哭過一回。從電影院出來後,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氣,搓著因為季節變換而過敏的紅鼻子,看起來像是狠狠哭了一場似的。無論別人如何評論這部片,能夠確定的是,它又再一次帶給我當初閱讀時的深刻感動。

「我身邊很多人也做著像解憂雜貨店老闆一樣的事情呢。」我和L說,但更像是自言自語般想說出這句話。

不只是身邊認識的人在進行著類似的事情,也想起一些我不認識的人,像是作者蕭詒徽,從三年多前就開始成為信件撰寫人,接下陌生人的委託,寫下那些想說出口但卻不知從何說起的話,今年出了一本集結這些信件的作品《一千七百種靠近》;還有小川系筆下,《山茶花文具店》中身為信件代筆人的女主角,努力地將每一個委託人的心意順利地傳達出去。

什麼樣的人才能為別人解憂呢?一個連自己也照顧不好的人,這樣的人,也能夠替別人解憂嗎? 我在心裡想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和困惑,都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若是連神明也無法給予慰藉和方向,人可以嗎?我不著邊際地胡亂想著,突然發現我在心裡想的所有問題其實是在對應著自己的人生。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普通人。」這句話是這幾個月以來不斷聽見或是閱讀到的話語,最近一次看到類似的話,是在《皮囊》這本書裡,在劉德華的推薦序裡寫著——「看崇達敞開皮囊,感性分陳血肉人生,會不自覺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為當中,都有著普通人就會有的閱歷或感悟,所以共鳴。凡塵俗世,誰不是普通人?」

於是我想,只要是人,都有解憂的能力吧,無論是什麼樣的人。解憂畢竟不是給出標準答案,依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同,能給出的答案也會不同,解憂,更像是一種傾聽、陪伴和支持。很多時候我以為是在給予幫助,其實自己總意外地得到最大的回饋,至少對我而言,自身的經歷是如此。

在解憂雜貨店裡,人們透過寫信道出自己的疑惑,在信件來往中爬梳著人生。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寫信,不過很少向誰寫下問題或是困惑,通常這樣私密的事情,我都紀錄在日記裡。我忍不住覺得,若是有人相信著對方,願意用文字坦誠地將自己的赤裸攤在對方面前,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也很珍貴的事情呢。

每次寫信,我都是想傳達心意、或是想將此時此刻分享給對方,不見得需要對方回覆。寫信對我而言,似乎更像是渴望,那是一種渴望寫下來、說出來、分享出去的感受。能夠有這樣一個對象,可以分享、可以寫信,就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

今天與L約會時,也意外收到她的親筆信箋,我感動萬分地說:「妳是非常少數會寫信給我的朋友呢,謝謝妳。」

前幾週安排了一段長假在京都生活,買好了明信片,本來想在最後幾天騰出時間寫明信片並寄出給朋友們,卻在最後的日子裡發燒又腹瀉,窩在溫暖的房間,好幾個整天的時間幾乎都臥床昏睡,無法集中精神好好寫卡片。

雖然如此,我仍然在準備離開京都的最後一天,在他去洗澡和點燃最後一炷香的時間裡,一如往常寫了一張明信片給他。

記得他走出浴室,緩緩說著:「剛洗澡的時後一直在想,《師父》裡廖凡說他每日揮刀五百下,我也一直在想,我每日能做什麼,想著洗完澡後,要先來靜坐呢?還是先站樁?練點拳?」

他說完便坐在懶骨頭上,更像是自言自語地說:「先把褲子穿好吧。」

看完電影,與 L一起走進滿是秋意的涼爽夜晚中,我的腦海裡不斷地浮現一週前在京都時生活的片段畫面。

「怎麼突然安靜了呢?」L笑著問。

我笑著和L說起在京都的一些回憶,說著星期一剛回來時,抱病的身體仍讓我感到恍惚,在京都的生活感是如此強烈,回到台灣應該熟悉的一切忽然間卻顯得格外疏離,一直到回歸工作崗位後,才慢慢找回原本生活的步調。

「這次在京都生活,深切地感受到很多衝擊,我一直在想,回來能夠做些什麼、創造些什麼,真的有很多想做的呢。」

「先把褲子穿好吧。」我其實還想起這句話,但當下沒有和L說,可能覺得這句話出現的有些太突兀。但不知為何我總將這句話放在心底,總覺得,這句話說得就像是先把自己照顧好似的。把身體照顧好,憂慮就會減少大半了,我想著想著,忍不住想笑。

本來背包裡帶著電腦、書和筆記本,打算看完電影就躲進哪間咖啡廳裡看書寫字,但我在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就改變心意了。

「妳也是直接回家吧?」我問L,然後在心裡想著接下來要做的事,先回去倒垃圾,收拾一下房間好了,再為自己沖一杯熱紅茶,讓四溢的香氣馥郁小小的房間。

無論有什麼渴望去做的,都別忘了好好生活,把自己照顧好才行。




照片攝於2017.10.8 前往平安神宮的路上


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最後的晚餐

「對、對,就是這樣⋯⋯哦!感覺越來越熟練了。」

他站在一旁,隨時能出手幫忙地注視著,我小心翼翼將有些重量的鑄鐵鍋抵著盤子翻面,翻了第三次,最後一次終於翻出一個完整盤子大小的薯餅,奶油在周邊焦糖化的顏色很是漂亮。

第一次在京都下廚,從備料將馬鈴薯和洋蔥削成泥開始,到最後在鑄鐵鍋上煎製,投入製作的過程,不知不覺竟然耗時了一個小時又二十分鐘,看見終於完成的像樣薯餅,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他真的很喜歡吃薯餅。記憶中,分隔兩地的我們有視訊的時候,他的深夜時間很多時候都是薯餅配電影或是影集,雖然幾乎每日晚歸的我,其實並不常和他視訊。

上一次來訪京都是春末,這一次剛好是中秋時節,說是來旅行,更像是來生活。每一次來到京都,他總會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辛苦了,沒有特別為我做些什麼,只能為我準備每天的晚餐。

「在想什麼呢?」一開始在散步回家的路上,我偶爾會這麼問。後來我就習慣了,回家的路對他而言,早已成為無須思考的熟悉,他眼前注視著的似乎不是路,而是食譜。

那一天,我們在市區四条買了製作薯餅所需的廚具,回到家後他便迫不急待地開始製作。將洋蔥削成泥時,紅了眼也紅了鼻,「就像是被炸彈炸到一樣。」他流著鼻水形容,但忙碌的雙手絲毫沒有投降之意。第一次製作出來的薯餅,由於食材份量估算得不夠多,沒辦法撐起一個完整的厚度和形狀,只做出有薯餅口感的散狀酥脆薄片。

「我也想要做做看。」在為第二次的薯餅製作添購食材時,我說。一方面是因為我戴著隱形眼鏡,似乎比較不會遭受洋蔥攻擊,另一方面是回台灣後不便下廚的我,心底其實十分渴望著料理。

「有時間的話,自己下廚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我很喜歡那樣專注的過程。」薯餅算是我在京都製作的第一個料理,第一次上手就成功,讓我調侃地學他笑說:「謝謝東軍老師指導。」

他也笑了,端來剛倒好的啤酒,「謝什麼?我又沒做什麼,這個從頭到尾都是妳完成的,是妳的作品。一定很有成就感吧?」

「我也常常沈浸在自己料理過後的滿足裡,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他說完便挾了一大口薯餅,「嗯,好吃⋯⋯嗯⋯⋯怎麼有點像蔥油餅?」

我也吃了一口看看,「真的耶,真的有點像蔥油餅的味道。」我一邊吃一邊思考著,「嗯,是因為洋蔥加太多嗎?還是奶油加不夠,為什麼呢?」

「不過邊緣吃起來的確就是薯餅。」他說,也一邊想著,我們一邊吃,一邊討論著下一次怎麼做會更好——啊!我們應該要加起司!他笑說:「下廚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每一次都能夠更好。料理就像是創作一樣。」

如常地吃著宵夜配影片,這一天午夜,是陪他一起看他最喜歡的日劇《大川端偵探社》學日文。

一集短短二十多分鐘的時間,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但卻深刻地描寫人情世故,像是一道樸實的料理,滋味簡單卻喚起回憶。

「最後的晚餐,你會吃什麼?」我忍不住反問他在這一集末,由小田切讓飾演的男主角留下的問題。

他伸了伸懶腰,雙手交叉地撐起頭說,「我剛剛也在想。」

「我已經想好了。」

「該不會是薯餅吧?」他轉過頭來笑問。

我咧嘴笑了,搖了搖頭,「其實我幾乎不吃薯餅的哦。」

不用說薯餅,我也極少吃像是薯條類的高熱量食品油炸食品,雖然以往對薯餅的認知就是其中一種速食料理,直到這次親手製作才發現,這道速食一點也不速成啊。

「我呀,想到兩種,這兩種吃到哪一種都可以。」我說,「我想要吃的東西很簡單,一個是番茄炒蛋拌飯、一個是醬油蛋飯。這兩道都是我小時候的最愛。在我們放學回家,我奶奶都會做給我們吃。」

真的很簡單,像是醬油蛋飯,就先用醬油煎完蛋,再將飯拌入留有蛋香和醬油的鍋裡,簡單炒一炒,就完成了。

「你呢?」

他一邊收拾、一邊洗著碗,「嗯⋯⋯我想到的也很簡單,是小時候我爸用紫菜湯包,倒進熱水,再加顆蛋拌一拌就完成了。」

「超好吃。」他說著說著,回味地笑了。

原來讓我們心心念念的料理,不是美味,而是回憶。我想生活也是這樣吧,也許我最喜歡的京都日常,就是在回家的路上,一起逛超市、想著要採買什麼食材;一邊散步、一邊聊著接下來要晚餐要吃些什麼。

「明天晚餐要吃什麼呢?在外面吃?還是在家裡吃?」我問他。

「好問題。」躺在床上,我們看著天花板想著。

不如,我來試試番茄炒蛋好了。



#小海的京都日常 #戴隱形眼鏡削洋蔥很有用 #今天晚餐吃什麼

海潮之聲-流動的海,寧靜的心(重聽連結)

≋ 海潮之聲 ≋
🎧 流動的海,寧靜的心(重聽連結)
http://mixlr.com/lets-hear-the-sea/showreel/流動的海,寧靜的心/

歌單:
Akira Kosemura - Momentary
程壁 - 木
坂本龍一 - 戦場のメリークリスマス
蘇打綠 - 喜歡寂寞
Rachels Song
 - Blade Runner Soundtrack
Her Ost - Song on the Beach
孫燕姿 - 天黑黑
Radiohead - Daydreaming
Gabby & Lopez - Haze of the Sunflower
青葉市子 サーカスナイト
張懸 - 關於我愛你
Moku Maika'i - Scenery
雷光夏 - Thank You

朗讀書籍:
陳雪《戀愛課》

-

感謝這次的特別嘉賓,流動的心,情書店的東軍。這一次很不好意思,在京都錄音,網路和聲音的掌控有很多意外狀況,很謝謝大家的回饋和陪伴,這一次也建議用耳機收聽,忽大忽小的音量很抱歉,還請多包涵,謝謝你們,晚安:)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海潮之聲-生命之歌(重聽連結)

≋ 海潮之聲 ≋

🎧 生命之歌(重聽連結)
http://mixlr.com/lets-hear-the-sea/showreel/生命之歌/

歌單:
彭靖 - 境外漂流
Gregory Alan Isakov - The Stable Song
Akira Kosemura - Light Dance
徐佳瑩 - 調色盤
Johann Sebastian Bach - Air
黛青塔娜 - 往日時光
Stefano Guzzetti - All our days
林慧玲 - 收藏 II(獨舞版)
蔡健雅 - 很靠近海
Claude Debussy - Clair De Lune, for Piano
Roberto Cacciapaglia - Endless Time
Moku Maika'i - Scenery
岑寧兒 - 如果我是一首歌

朗讀書籍:
赫曼・赫塞 《生命之歌》
朱少麟《燕子》
陳依文《海生月》|〈訪〉

-

謝謝大家的收聽,這次的音量比較正常了,想用擴音聆聽的朋友可以順利聽到聲音囉!也歡迎大家給予建議和回饋:)

有一些想分享的在廣播裡沒有掌控好時間說完整(笑)所以在這裡寫給大家:

想和大家說,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是一個祝福,生命的開展,會像四季、像花朵,自然而然展現,不用太用力、太急於證明什麼,按自己的步伐走著,由內而外的感知和探索,我們都會在世界的引領下,走在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