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走在夢想的路上

「活著就是去經歷。」
我知道,一直都知道,包括此刻的感受,也是活著要去經歷的。那是一個極度疲憊的星期六夜晚,什麼也不想做,什麼也無法做。每當疲憊至極,腦海裡總會再一次浮現那些曾經有過的困惑,像是為什麼要活著?我們又是為何而活?我漫無目的地走在路上,任由思緒飄過腦海,讓這些頭腦的思想隨風而去,因為我知道我只是需要充分的休息。然而這樣的感受如此似曾相識,喚起久遠的記憶,我想起三年前的她,想起三年前她經歷的那一天。

雖然不記得那天的確切日期,但那天的一切歷歷在目地恍若昨日。記得三年前那天,她已經許久沒有出門走走,那是一段作息紊亂、不分晝夜的日子。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多久呢?好像有三個月那樣久,但也或許只有一個月,那段時間她沒有留下太多記錄,她只知道那是一段逃避自己和未來的日子,當時她是如此迷惘、痛苦,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為何而活,於是選擇日復一日,像夢遊一樣似夢非醒地過著現實。

那一天若不是因為親戚的晚餐邀約,她不會好好打理自己出門。她還清楚地記得,一直到下午五點她都還躺在床上掙扎是否要取消約會。但最後她還是決定起身洗澡,快速地換上衣服,梳理自己。出門前一刻,她站在鏡子面前端詳自己,許久沒有好好看看自己了,鏡子裡的人讓她覺得有點陌生,有點距離。她的皮膚有些泛黃,但剛梳洗完紅撲撲的臉頰讓氣色看起來還算不錯,眼角周圍黯淡的細紋是這段頹靡日子留下的痕跡,她嘆了口氣,像是打氣一般拍拍自己的雙頰,拎起包包出門。

徐徐微風吹過沿路整齊的行道樹,吹落幾許泛黃的葉,吹起剛洗完頭而蓬鬆的髮。斜陽輕撫髮絲,溫暖地落在圍著圍巾的肩上,她抬起頭,迎向許久不見的陽光,看那玫瑰金色的光芒穿過簌動的枝葉,穿過眼捷,在黑漆的瞳孔中閃爍。或許連她自己都沒有注意到那了無生氣的臉龐開始泛起了笑容,她看著飽滿的金黃色漸漸沒入寶藍色的夜裡,看著路上行人一如往常的來去,看著許久沒有好好走進的世界。她不疾不徐地踩過紅磚路上的落葉,感受行走,感受呼吸,感受心跳,她感受著那微小而確切的幸福感,霎那間,她覺得這個世界的容顏好像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樣可怕。

為什麼她會如此害怕面對這個世界呢?她端詳著每一個經過她的行人,她不知道那些人們的來歷,當然也不知道那些人們將要走向哪裡。在此刻的她看來,他們只是她人生中稍縱即逝的過客,當然她自己也是,如果她沒有主動搭話,主動參與那些人的生活,那麼此刻,她在那些人的眼裡也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而已,說不定,根本沒有人發現她的經過。

「難道,妳也要成為自己生命裡的過客嗎?」忽地,一句話在腦海裡響起,她不禁全身顫慄。沒錯,她在逃避世界,逃避自己,逃避恐懼。這樣行屍走肉般的生活,讓她彷彿是自己生命裡的配角,或著連配角都不如,而只是個生命的過客,這樣躲在逃避的安逸中的自己,活著跟死去沒有什麼分別。她自嘲地想:「如果我的人生是一部電影,這些日子在觀眾看來想必非常無趣吧!因為這個人不僅忘了自己可以是導演,也可以是編劇,像個悲情主角逃避自己是主角,消極地過著人生,若我是觀眾,真想快轉這部電影。」可人生是無法快轉的,人生就是要感受好似永遠不會結束的痛苦和好似總是很短暫的快樂,不斷地掙扎又再度爬起。

她在腦海裡快轉著自己過往的人生。其實她曾經有過許多夢想。她憶起,她的第一個夢想是當個畫家,那時候寫下這個夢想的自己,是小學三年級。為什麼如此確定不是幼稚園而是小學三年級?因為小學三年級的她才開始初嘗因畫畫而得來的自信,雖然都是些簡單的模仿畫,有些甚至只是描圖,但是同學的稱讚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讓她夢想著,這樣畫下去有一天一定能成為畫家,而且還能夠出自己的漫畫!當時她連畫家和漫畫家都分不太清,總而言之都是畫畫。她就是一個如此愛幻想的女孩,幻想著自己會有一個浪漫且不凡的人生。

然而在現實生活裡能有什麼不凡呢?成績也許是一種表現和證明不凡的方式。她並不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但她肯認真唸書,印象中雖然不常得第一名,但成績至少都有前五。她將其他自認不凡的浪漫幻想,付諸於畫畫。但不久她就遇到了瓶頸,因為畫畫的能力有限,難以將想像的故事躍於紙上,她於是改變方向開始寫作。小學五年級,她開始嘗試寫故事,雖然能夠運用的詞彙有限,但能夠把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幻想表達出來仍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除了寫故事之外,她仍然熱愛畫畫,甚至越畫越好了,雖然還是一些卡通模仿畫,但她已經能畫得維妙維俏,彷彿是出自作者的筆下一般。小學六年級畢業前夕,當家人問起想要唸什麼樣的國中時,她毫不猶豫地說,想要唸畫畫,想要進入畫畫班。接下來的劇情,就像大多數的人所經歷過的那樣,家人嚴肅地正色告訴她:「畫畫是一條很辛苦的道路,世界如此大,會畫畫的人這麼多,妳的畫畫能力在這些人才中難以出眾,還是別選擇畫畫這條路比較好。」

於是她選擇了英文,因為他們問起她的第二個興趣。她的語言能力一直以來都表現的較其他科目出色,因此國中理所當然地就讀了雙語學校。某一天,她翻到了小學五年級文筆青澀的小說,又再度喚起了創作的渴望,於是她繼續創作,她重新構想小說中的世界觀,認真地隨身攜帶小本子,以便隨時寫下迸發的靈感,每晚就寢前,都沈浸在小說的世界裡,從不間斷地書寫。這一次她寫得更好了,鄰座的同學和好友們每天都央求閱讀新的篇章,不知怎麼地還讓國文老師知道了這件事,於是她戰戰兢兢地請老師閱讀。她還記得當時是如此緊張地站在老師的辦公桌前,手心發汗地握著那本自己密密麻麻寫了六十幾頁,還尚未寫完的小說。「一開始我本來覺得還好,但看到後來覺得很有意思,蠻喜歡妳寫男主角小時候的奇遇那段。」老師很認真地評論著小說,「妳要不要考慮投稿呢?」老師的一番鼓勵讓她雙眼發亮,內心的激動久久無法自己。她更勤奮地寫作,渴望寫完投稿或是參賽。她在心裡許下她的第二個夢想——「我想成為作家,我一定能成為作家。」她信誓旦旦地夢想著。

然而就在一個再尋常不過的日子,她從每日中午學生自製的電台廣播中得知了一個令她內心波瀾不已的消息。一個與她同樣年紀,不同班級的學生,獲得了奇幻文學首獎。她的心裡開始出現紛擾的聲音,她感到挫敗,並且覺得灰心不已,那是一種夢想還尚未開花就已經凋零的感覺。因為她覺得那個獲獎的人應該是自己,怎麼會讓人搶先了呢?當身邊的同學一窩蜂地翻閱那本首獎小說時,她賭氣地去書店買了第二名的作品,沈浸在閱讀裡的她,深刻地看見自己的不足。第二名的作品竟如此迷人,如此讓人難以自拔,那麼第一名的作品更是不用說了。儘管她仍未閱讀那位同年級同學的書,她不再勤於書寫,而是勤於閱讀,本來就一直喜愛閱讀的她,沈浸於小說的世界,她夢想著,有一天能寫出媲美那些厲害小說的作品。

日子很快就被例行的考試淹沒,國中三年級,她的生活剩下成堆的考卷和參考書。她停止了小說創作,偶爾在隨堂測驗紙上塗鴉作為課業壓力的抒發。上了高中後,她結束了她自認為因沈浸在小說虛幻裡而平淡的國中時期,她想重新開始,想讓自己不再沈溺於虛擬的故事,於是她積極參與高中生活,積極參與各類活動、比賽。你可以說那是一段非常亮麗風光的多彩時期,那段時期可以寫下很多故事,也許比虛構的小說來得更精彩,更動人。在她心裡,那是一段多麼不凡而美好的青春時光。但當大人們問起她以後想做的事,她卻寫下「當老師」這樣平凡的未來。
當老師,那是她的第三個夢想,為什麼會是當老師呢?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對當時的她來說,那似乎是一個最容易達成,也最讓大家喜愛的夢想。那麼她自己真的想成為老師嗎?她可能也不這麼確定,但當時的她沒有想那麼多,她只覺得當老師是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於是,大學主修應用外語之外,她也修教育學程,不疑有他地朝著目標前進,畢業第一年奮力地考取了教師執照。緊接著邁入職場,準備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難道她的人生就是如此嗎?如果當時高中畢業在即的她持續地把當老師作為夢想亦目標,她可能會有這樣的人生,試想如果她的故事就這樣下去,想必會是多數人們認為成功並喜愛的版本,但是她並不會快樂,因為那並不是她內心真正渴望的做的事。還好,在她的懵懵懂懂的大學生活正要開始時,出現了她從未想像過的轉折。

「有沒有什麼事做了,會讓你在死前那一刻覺得沒有遺憾呢?」盧蘇偉老師的話語如遠方的鐘聲敲響般鼓動著她的靈魂。身為大學新鮮人的她被人生中的第一場講座深深地震撼了心靈。她在推開課堂講座大門的那一刻,也推動了莫名的勇氣播了那一通電話,那是一通打給爸爸的電話。「我想要轉設計系。」她堅定地說,她的堅定裡帶著義無反顧的決心。令她意外地,下了決心後的劇本比想像中還要更加順遂,除了獲得家人支持外,本來主修外文輔修企管的選課單,也驚險地在最後一刻成功修改成了以設計為主的課表。她跟隨著自己內心的渴望,為自己開闢了一篇嶄新的故事。

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獲得,她一直這麼相信著,這樣的信念無形中跟了她大半至今為止的人生。進了設計系的她,沒有任何美術相關的背景,她只是純粹地喜愛畫畫。然而設計系並不是只有畫畫,不如說,畫畫只是基礎中的基礎,只是其中一種設計的溝通和表達。一切從零開始,她成了一張白紙,大學四年,她在這張白紙中,不斷畫了又畫,擦了又擦,她一點一滴探索著自己,也一點一滴勾勒著未來,那是成為設計師的夢想和未來,這個夢想支撐她度過大學時期不時的挫敗和迷茫。每一次挫折都讓她再一次困惑這是否是一條適合她的道路。她漸漸發現,原來她一直以來所追求的,是一個標準答案。就像相信努力一定會有獲得那樣,她所想要的獲得,是一個標準答案,一個確切的肯定。然而,她選擇了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道路。

某方面來說,從設計系畢業的她是成功了,而且比她預想的還要成功許多。某種傳言如恐嚇般地謠傳說這是一個只會有三分之一人畢業的系所。實際上她這屆應該有超多三分之二的同學畢業了,而她是其中之一。她甚至在全國畢業設計展獲得了一個心中從未想像過的獎項肯定。現在回想起來,這項人們所謂的成就或許是促成她三年前如此迷茫的主因之一。雖然得了獎,獲得了眾人的肯定,但她卻一點也不感到踏實,她內心最清楚自己的能力,在她努力地要追趕上設計系同學的步伐時,大多數的設計系同學們已經陸續開始獨立接案,作為邁入社會之前的練習和準備。她知道她的設計能力還有好多的不足,還不足以讓她覺得準備好進入社會,「有什麼事是畢業前妳想做但還沒做的事呢?」在一次與朋友的對話,讓她找到了新的前進目標。她想起,自己一直嚮往出國交換唸書,如果她不曾轉換跑道去設計系,讀外語的她必會繼續出國深造,於是她決定延畢,準備考取用公費出國交換資格。她告知了家人,也報名了多益課程,當嶄新的一切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時,許久沒拿取書本唸書的她,翻著多益題庫,背著英文單字,那些高中時期對她而言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不再容易了,因為她始終無法靜下心來唸書,無法像高中那樣只朝著一個目標毫不猶豫地前進,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彷徨,她的內心不斷地重複響起同樣一個聲音:「這真的是我要的嗎?如果這不是我要的,那麼我到底渴望什麼?」

這樣的困惑,在三年前走出門的那天,彷彿也走出了自己看似安全的牢籠,走出了迷惘和困惑的枷鎖。雖然她仍然不知道自己未來想成為什麼,當然也同樣迷惘,但誰不曾沒有過迷惘呢?其實她還是和最初的自己一樣,只是那個喜歡隨意畫畫,喜歡書寫自己,喜歡異想創作的小女孩。她走在路上,下定決心面對現實,面對世界,面對並接受自己。在那個最迷惘的時刻,她開了一個分享部落格,想要分享的心成了指引她前進的路燈。當時她幾乎一無所有,沒有收入,沒有未來,沒有方向,她不知道該走向哪裡,更無法想像未來的模樣,但三年前,那個走在路上的女孩,那個接受迷惘,接受困惑,接受自己的女孩,突然間感到快樂,甚至對未來開始感到期待。她再度成為一張白紙,雖然一無所有,但她的心卻感到如此富裕,因為什麼都沒有的她,擁有一切可能。

這三年,她經歷了非常多有趣的事,遇見了非常多影響她生命的人,這些人在她生命的不同階段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並且持續地在她的生命裡帶來許多禮物。她敞開心,迎接各種可能,她想要做得事很多,也在各種可能的未來裡嘗試,逐漸地找到自己真心渴望的樣貌。她曾經有許多夢想,而這些夢想在她至今二十五年的生命之流裡濤洗成現在的模樣,成為現在的我。如今,我仍然有許多夢想,有些夢想在歷經時間的焠鍊後仍然沒有改變,我仍像當初那個她,夢想著成為作家。也有許多新的夢想,像是想獨自旅行更多地方,辦講座和攝影展述說更多親身體驗的故事。還有,夢想著開一間店,一間有書、有咖啡、有住宿的空間,那會是一個讓人放鬆,讓人可以找回自己的地方,也是一個可以讓許多可能發生的地方。我很慶幸自己擁有許多夢想,並且持續地走在實踐夢想的路上。

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獲得,什麼才叫做努力?什麼才叫做獲得呢?曾經我認為的努力,似乎是很一種很拼命的、鍥而不捨的形象。如今,我不再說努力,比起努力,我更希望能活出自己,全然地活在當下。而所謂的獲得,不一定意味著達成目標,就算是失敗,也有能夠從失敗體悟的獲得。

在別人眼裡,我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事實上我的確是個樂觀的人,許多人甚至曾說過我幸運或是天真。無論別人說什麼都好,我也相信自己是幸運的,能夠去相信人生,相信活著,相信一切的安排,對我而言就是莫大的幸運。最初,我也是一個凡事都必須要去計劃的人,現在與其計劃未來,我更期待計劃之外的驚喜。每當有人問起我的未來,我總會一再笑著說起夢想,當對方問起什麼時候會實現夢想,我總會笑著說我也不知道。「時候到了,就會實現。」

我持續地走在夢想的路上,並感謝著這一切的經歷。曾經的痛苦和迷惘在現在的自己看來十分渺小,時常我也記不得我是為何而痛苦。很多時候我們總一昧的追求未來,而無法接受當下的自己。如何走到今天,擁有現在的夢想,成為現在自己,那是一段好長好長的故事,有些故事成為了滋養自己的過去,有些故事持續地在發生,那是從現在開始要說的故事。



照片拍攝於2016年12月4日,流星雲劃過天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